濟南調研青少年視力健康:視力問題低齡化,亞健康生活方式成主要誘因

視力健康關乎青少年成長質量,對青少年生活有著極為顯著的影響。為更好地了解濟南市青少年視力健康現(xiàn)狀,深入剖析青少年視力健康的主要問題,為青少年視力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近期國家統(tǒng)計局濟南調查隊開展了以“青少年視力健康”為主題的專項調研,通過對調研問卷、訪談、走訪調研等方式搜集和了解濟南青少年當前的視力水平和影響因素。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濟南市青少年視力健康問題低齡化趨勢仍未減弱,亞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然成為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近半青少年存在近視問題,但整體度數(shù)較低
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青少年視力問題主要以近視為主,且較為普遍。受調研者中,52.3%的青少年為視力正常,44.7%青少年存在近視問題,3.0%的青少年存在遠視問題。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6.8%的幼兒園兒童存在近視問題,12.4%的小學生存在近視問題,19.3%的初中生存在近視問題,21.8%的高中生存在近視問題。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小學和初中階段的近視問題出現(xiàn)了爆發(fā)式的增長,進入高中后,近視青少年的增長率逐漸趨于穩(wěn)定。此外,通過調研了解到,雖然多數(shù)青少年的配鏡時間較長,但是整體度數(shù)較低,僅有13.5%的青少年眼鏡度數(shù)超過300度,37.4%的近視青少年眼鏡度數(shù)在100-200之間,49.1%的近視青少年眼鏡度數(shù)在100度以下。早期近視具有一定的治療空間,因此多數(shù)青少年的視力問題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健康意識偏頗,家庭護眼形勢嚴峻。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家長和青少年都具有一定的青少年意識,42.3%的受調研者認為自己和孩子都會在生活中注意視力健康;34.6%的受調研者認為家長較為注意孩子的視力保護,但是青少年對視力的關注度不足;6.2%的受調研者認為孩子要比家長更注意視力保護;16.9%的受調研者認為家長和孩子都不注意視力健康。然而,逐漸普及的青少年視力健康意識卻存在一定的片面化問題,83.3%的受調研者僅在讀書時會矯正孩子的坐姿和視距,在孩子使用平板和手機時,不會關注其正確使用的問題。同時,90.1%的受調研者只會對孩子的錯誤用眼行為進行糾正,卻從未引導孩子進行眼保健操、遠眺等護眼活動。
自控能力不足,電子產品影響嚴重。電子產品的盛行是導致青少年視力問題的重要因素,在眾多導致視力問題的因素中,電子設備的使用問題最為嚴重。84,6%的受調研者認為孩子經常使用電子設備;31.7%的家長表示孩子有躺著看書的習慣;55.8%家長認為孩子精神萎靡,不愛運動。其中31.2%家長表示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超過3小時/天,24.4%的孩子使用電子設備時間約2小時/天,使用電子設備不足1小時/天的青少年僅為44.4%。其中78.9%家長認為孩子使用電子設備是由于自控能力不足;15.4%的家長認為頻繁使用電子設備是學習需要。
視力健康知識普及不足,護眼教育形式單一
家長對視力健康的偏頗理解以及部分家長缺乏良好的護眼意識,是導致青少年視力問題的主要因素。而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的視力健康知識普及不足。青少年視力健康教育僅僅局限于校園范圍,家長獲得視力健康知識的途徑較為狹窄,多數(shù)家長對視力健康的認知主要來自于日常網絡資訊,缺乏系統(tǒng)化的培訓。導致家長在指導青少年正確用眼的過程中存在認知偏頗和意識薄弱的現(xiàn)象。
大量使用電子設備是導致青少年視力問題的突出問題,而長期使用電子設備的原因主要在于青少年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日常。缺乏戶外活動、文藝活動等問題,導致青少年將大量的課余時間投入到電子設備當中,致使造成視力問題。此外,獨生子女和虛擬網絡的影響,致使青少年的社交能力不足,大量青少年甚至出現(xiàn)了社交恐懼的問題,進一步加重了其戶外活動不足的問題。
此外,校園護眼教育形式單一。青少年自身是視力健康的決定因素,家長的管理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加之中青年群體工作繁忙,多數(shù)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較短,沒有精力長期管理青少年的用眼行為,因此青少年護眼自主性是決定其視力健康關鍵所在。但是,目前校園護眼教育形式較為單一,僅通過眼保健操、護眼講座等形式開展,缺乏良好的互動性和體驗感,無法充分引起青少年的重視,導致護眼教育淪為形式,未能充分激發(fā)青少年護眼意識。
建議加強社會護眼宣傳,豐富校園護眼活動
國家統(tǒng)計局濟南調查隊認為,針對家長視力健康知識不足導致家庭護眼輔導失力的問題,應加強社會層面的護眼宣傳,依托社區(qū)和企業(yè),廣泛開展青少年視力健康知識普及教育,向廣大家長傳達正確、科學、系統(tǒng)的視力健康知識。同時,各級校園應積極發(fā)揮家庭教育引導作用,就青少年視力健康問題與家長進行常態(tài)化的溝通,即使解決家長關于用眼方式的問題,為提升家庭護眼管理質量提供良好的技術和策略支持。
同時,深化課后服務體系。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以及近年來反復的疫情影響,青少年的離校時間明顯增加。為了解決青少年無法合理安排個人時間的問題,幫助青少年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應深化課后服務體系,開展多種形式的、生動有趣的、時間交錯的課后服務活動。依托課后服務,為青少年提供有組織的、有設計的、有趣味的戶外活動機會。進而令青少年擺脫電子產品和虛擬世界的困擾。
針對青少年護眼意識薄弱問題,豐富校園護眼活動,積極開展科普參觀、視力主題科學實驗、用眼健康評比等活動。利用生動有趣的活動,拓寬青少年的視野,使其更加深刻的了解視力健康的重要性,同時對護眼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確保青少年能夠在沒有教師和家長的管理下,自主規(guī)范用眼習慣。
新黃河記者:曹茜
編輯:韓璐瑩